苏州物流公司

news center新闻中心

当前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转型升级方向

2019-10-11

12月29日,2017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物流金融高峰论坛在上海市宝山区衡山北郊宾馆圆满落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出席会议,并以“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转型升级方向”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出,**步企业运行方式要从各自为政要转向合作,这是物流业投资的重中之重;**步行业运行模式要转变,从单纯靠低价转向靠多种价格组合来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第三步,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要转变,即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下为汪鸣的演讲全文:

首先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会议各获所得。

这几年物流业是非常热的一个领域,我想今天借着钱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原交通运输部部长钱永昌)还有倪秘书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物流投融资联盟执行主席倪玮)给提供的舞台,来说一点我个人近两年的研究心得。

为什么在经济低速增长的时候,物流业反而成了资本趋之若鹜的方向?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需要研究的,我们应该跳出纷繁的新概念来看它的本质,现在是无界零售,又是供应链创新,又是金融赋能等等说了很多,但物流是这样的,无论多新的模式,在它的逻辑起点上是新的,一旦进入它的逻辑循环了以后,就没有任何的“新”可言,**终都是要解决产品到消费者或者到需求者手中的过程,必须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这是本质的本质。只是现在在完成这个服务的过程、完成服务的方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十九大为我们做了一个总结,因为十九大整个报告是基于两个判断来展开的,**,我们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主要不再是解决生产能力问题,而是解决怎么提供更好的消费所需要的能力问题。怎样使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公民享受相对均衡的发展成就,不是上海人享受的发展成就就好,到了甘肃后就只能喝粥吃咸菜,这是**个判断。

**个判断也是跟物流密切相关的,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的增长,我今天重点讲高质量的增长。高质量的增长我们实际上延续了十八大以来关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能这三大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



十九大对这三大核心内容做了什么表述呢?三个变革。大家记住用的是“变革”,不是变化、改良、完善。**就是质量变革,我们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希望提供这种高质量产品和高质量服务的要素也要达到高质量,物流是一种服务,我们的产品质量提升了,我们的物流服务也需要提升,而要满足这种质量提升的物流就需要物流本身的素质也要提高,这是质量的变革。

高质量意味着你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这是必然的。谁都想接受高质量的服务又不想付更多的钱,怎么办呢?**进行效率变革。必须要使整个效率上一个台阶,效率变革站在国家的宏观层面上来讲就是三个率,即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国家现在正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怎么样提高这三个率,将来会有相应的政策出台,我觉得大家要关注,从现在起国务院再发的文件都是跟这个有关系的。

从微观层面讲,调整和改变企业运行方式、行业运行模式、产业发展生态。

从企业的运营方式讲,以往各干各的,各赚各的钱,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不像原来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采取释放压抑动能的方式,现在释放压抑动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挣钱的方式。

**步就是要解决企业的运行方式,各自为政要转向合作,孤立操作要转向网络操作、局域操作转向全国性的操作、国内操作转向国际操作,这是物流业投资的重中之重,这是物流的网络化、集约化、规模化、平台化和国际化。

转变这种运行方式,需要做的就是转变行业的运行模式,这是过去单纯靠低价格转向靠多种价格组合来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原来的物流服务就一个价格,一个卡车上10吨的车装上50吨的货拉着跑,现在可能10吨的运10吨,在不同的网络区段上来提供服务。

企业要形成这种运行模式,需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这是在微观层面上来解决效率的问题,因为只有有了效率,我才能在提供高质量服务过程中,尽可能付出较低的成本代价,这是**个变革。

第三个变革,动力的变革。原来主要靠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堆积来获得发展,现在需要在资本的**下,在劳动生产率提升、效率提升的情况下来赚钱,这样的话就要应和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这些全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所以这三个变革,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物流供应链来串接起现代产业链,改变运行方式,改变发展生态,**终实现十九大报告第五章提出来的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过去我们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不如欧洲人工作6个小时赚的钱多,商场里面的售货员,**要接待百人以上,一个月才拿三五千块钱人民币的收入。而欧洲商场的员工**只接待十几二十个人可以赚5千欧元以上,我们两国差别在哪里?差别是人家在全产业链上赚钱,我们只在产业链某一个环节上赚钱,而且我们的环节利润是**低的,所以我们不赚钱,忙碌了一年到头没有赚几个钱,因此必须要将产业链串接起来。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物流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赚到钱,并且帮助构建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因此就需要智慧物流这个路径,依托互联网+金融构建智慧物流的系统,来提升物流的品质,对这一轮发展的经济和产业模式,如果做一个归纳,就是品质经济下的品质制造、品质流通+品质消费,尤其是14亿人达到全面小康将带来的品质消费,这是物流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资本都应该关注的。



明年将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发展出口经济获得了**轮发展,现在资本进入到物流领域,需要发展的是质量经济,质量经济靠什么呢?靠的一定是进口端14亿人民全面小康的消费来发展经济,可能跟原来的出口端物流恰恰相反。

所以品质物流和在品质物流基础上怎么样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串接作用,构建支撑内陆消费端的物流就成为我们必须要抓住的事情,我们品质经济下的品质制造、品质消费、品质物流,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方向和路径问题,迈向中高端指的是什么方向呢?

这也是我们去年和前年为十九大提供支撑研究的一些研究成果,就是指产业的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通过这六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完善供应链成为物流的技术、生态和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物流业现在的发展特点支不支撑刚刚讲到的发展方向呢?或者说资本这些年大量涌入物流是什么原因呢?

一、产业聚集成为**的方向,无论多少新的物流形式**终都要形成物流运作端的规模经济,而物流运作端不属于规模经济范畴,这是明确的结论。那就要找到基于网络的规模经济发展模式。所以物流当前和未来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是可投资的,尤其是可规模投资的领域有三个。



1、网络化的基础设施。

2、与网络化基础设施相关的交易。即与物权的转移,以及物权与节点的结合相关的交易,是具有金融特征,具有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消费结合特征的交易。

3、平台。嫁接在网络和交易上提供各种服务的平台。

除了这三个其他的能不能投?可以,但都不属于规模经济范畴了,可能属于我有一个亿,我投的里面每年有多少的回报就够了,我对成长的要求不高,如果你对成长的要求高这三个是必投的,所以物流产业的聚集这几年依托园区、运输枢纽的聚集就成为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正因为聚集成为规模的方向,所以物流产业的布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规模化战略方向,大量的资本介入还想赚钱必须走这个路子,走原来小打小闹大家突然想了一个新模式基本上都不靠谱,我说的有点**,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你把钱投到物流领域来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你要想明白的。

三、物流的创新呈现出智慧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的特征,这个跟**张PPT是对应的,所以物流企业的产业生态集成创新,就成为创新的核心方向和资本追踪的核心点,所以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三个方面。



1、物流和运输市场的细分不可逆转,这是我们盼了40年都没有达到的局面,在资本进来了以后加快了这个进程,没有细分市场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就没有大量要素在特定领域的聚集,没有这种聚集就不可能有规模经济。



2、物流与运输一体化服务成为基本形态。



3、国际国内物流融合成为规模扩张的方向,就是14亿人的消费进口物流,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扩张的基本方向,所以你去融资的时候搞了一个模式,如果只是搞出口的,我相信这个资本**别去投,投了要上当的,无法满足14亿人的消费。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这两年的研究成果是,我国的枢纽因为这种结构的变化,正在发生着代际更替,就是跟原来不同的布局跟功能。其实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一个例子,原来叫网络枢纽,就是多条交差点上去构建枢纽,但是现在这个铁律被打破了,我完全可以依托消费构建一个枢纽,在枢纽构建足够多资源的基础上,不再是原来的网络必须在交叉点上,如果交叉点不合适呢?带来了由消费引导布局的模式,实际上这个也是供给侧结构的核心点。

与此同时,原来我们讲得更多是沿海枢纽,比如说上海,是外向型经济的宠儿,因为有港口,附近做产业,所以我们这些年经济的发展,外向型产业百分之八九十布局在沿海港口为圆心,目前超过一百公里的圆里面,无论我们怎么样做平衡和区域政策,**发展的都是上海、广州、深圳,而不是兰州、西安,但是如果14亿人的小康可以实现的话,那下一轮的枢纽一定是内陆的枢纽。满足外国人的消费,我们的生产和物流在沿海,满足中国人的消费我们的枢纽应该在内陆,这个是由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城市也在发生着代际更替,内陆城市尤其是内陆枢纽城市的崛起将是大概率的事件,我们投资物流要向全国布局,很多事情不一定一开始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可能是歪打但是正着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要回过头来去做。

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原因和结果不对应,因为我们是大资本的操作,如果不对应那风险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必须要关注这一点,正因为这种变化,枢纽的变化、枢纽城市的变化。所以枢纽经济聚集各种要素反向来构建辐射系统的这样一种经济模式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和关注的问题。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作者:物通